You are what you eat!

了解自己平時生活所吃的食物,對於減肥來說至關重要。

拜現今網路發達所賜,已能十分簡單的查詢食物的營養成分標示,

甚至食品本身便已經有標示了。

 

了解自己所吃的食物有以下幾個步驟:

1、購買食物秤量器及具有刻度的量杯

2、下載食物記錄app

3、每日享受美食前確實的記錄

4、仔細分析各個營養素類別的攝取量

5、檢討及規劃並養成新的飲食習慣

 

 

1、購買食物秤量器及具有刻度的量杯

無論是透過網路、生活用品賣場等等,皆可以簡單輕鬆的買到。

P_20230427_232635.jpg

P_20230427_232656.jpg

2、下載食物記錄app

目前市面上有非常多免費的食物紀錄app,而我個人所使用的則是Fatsecret這款app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fatsecret.android

App內原則上只要是連鎖餐飲及食物包裝本身有營養標示的食物皆有包含外,

也可以很方便的查找平時台灣人或華人經常吃的食物,

而且操作介面簡單易懂,推薦給大家

如果自己飲食習慣與華人較為不同,

也可以多比較市面上不同的app,

選擇一款比較貼近自己飲食習慣的為佳。

 

3、每日享受美食前確實的記錄

因為要確實的認識自己每一餐,

所以剛開始務必要每一餐確實的記錄,

無論是個別單一類別的菜餚,

如:雞腿、菠菜、蛤蠣湯等

或是所喝飲料的體積,

如:牛奶、豆漿、手搖飲等,

重量的誤差在10公克內可以接受,

體積的誤差在20毫升內可以接受。

如果無法確切的知道完整食物內容,

也要務必秉持抓大放小的原則,

盡量紀錄該項食物主要成分,

此外這項紀錄工作必須一直持續到,

自己非常熟悉眼前這項食物換算後所含的熱量為止。

 

4、仔細分析各個營養素類別的攝取量

各大重要的營養素分類如下:

A、醣類

(1)糖

(2)澱粉

B、蛋白質

C、脂質

(1)飽和脂肪酸

(2)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D、膳食纖維

E、微量元素

只要確實經過步驟3後,

利用app便可以輕鬆的得到以上所有A-E大項的資訊,

甚至還可以得到個別細項的資訊。

 

5、檢討及規劃並養成新的飲食習慣

檢討的大方向主要放在:

A、減醣,無論是精製糖或是澱粉,

B、提高蛋白質的攝取量

C、脂肪類盡量以攝取不飽和脂肪酸為主

D、盡可能的攝取充足的膳食纖維

E、盡可能以原型食物(未經加工過的食物)或發酵過的食物為主

只要依照以上5大原則規劃平日的食物,

就可以有效的減少持續增重的可能性,

此外因為吃的變健康了,

同時還可以使得身體更加健康。

如果已經是肥胖或是過度肥胖的人,

隨著減醣執行的時間越久越徹底,

越能成功恢復勻稱的身材。

 

之後,我將在接下來的文章盡可能的解釋清楚各大營養素對身體的影響與利弊,

進而幫助各位了解各大營養素的背景知識後,

可以更加運用自如的規劃自己所愛的美食!

最後,

祝各位有個美好的減肥馬拉松之旅!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uang 的頭像
    Huang

    Huang的部落格

    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